在林漢達歷史故事之春秋戰國這本書中,我最喜歡的故事是“負荊請罪”。在故事中,廉頗不服氣藺相如比他地位高,三番五次的攔藺相如的道,想要羞辱他。但藺相如總是躲著他,藺相如的門客很不服氣,藺相如告訴他們說:“我是宰相、廉頗是大將軍,如果我們斗起來,國家就會亂了。秦王知道了一定會進攻我們,我們的國家就危險了!边@話傳到了廉頗的耳朵里,他覺得十分慚愧,自己光著背、背著荊條藺相如那請罪。經過一番交流,廉頗和藺相如和好了,并且做了知心朋友。宰相和大將軍同心協力的保護國家,秦國自然不敢來侵犯了。 我認為廉頗是一個計較小事的人,單是個知錯能改的粗人。藺相如是一個處處以大事為重,可以忍讓他人的人。通過這件是我覺得人都有他的優點和缺點,做事時一定要理解別人,以大事為重,最重要的要勇于承認錯誤。 這一本書讓我了解了歷史,知道歷史原來如此精彩。你覺得他是一本好書嗎?
這是一部連續的歷史故事集,從周朝東遷一直講到晉朝統一全國為止,前后一千零五十年。目錄以成語形式呈現,因此,在一定程度上講,這也是本成語故事集。林先生編寫歷史故事有兩個很大的特點。一是注意史實的準確。他寫的歷史故事跟演義小說不一樣。演義小說雖然寫得很生動,可其中有許多虛構的情節。他寫歷史故事著重說明歷史發展進程,又比較尊重歷史事實,主要取材于《春秋》、《史記》、《漢書》、《后漢書》、《三國志》等“正史”。像《三國演義》中的“桃園結義”、“草船借箭”之類的故事,他都沒有采用。二是文字的口語化。林先生是一位語言學家,對普通話有深入的研究。他是浙江寧波人,雖然只能說家鄉的方言,可寫起文章來,用的卻是地道的普通話。這部書念起來很順口,讀著跟聽故事一個樣,所以不但是一部優秀的歷史讀物,還是一部優秀的語文讀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