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目送_有聲現代文學作品》的七十三篇散文,寫父親的逝、母親的老、兒子的離、朋友的牽掛、兄弟的攜手共行,寫失敗和脆弱、失落和放手,寫纏綿不舍和絕然的虛無。她寫盡了幽微,如燭光冷照山壁!赌克汀肥且槐旧拦P記,深邃,憂傷,美麗。當我讀到“我送他到機場,告別時,照例擁抱,我的頭只能貼到他的胸口,好像抱住了長頸鹿的腳。他很明顯地在勉強忍受母親的深情!睍r,我的心有種難以言喻的痛楚!當讀到“我一直在等候,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。但是他沒有,一次都沒有!蔽业男脑僖淮伪淮掏,“即使同車,他戴上耳機....只一個人聽音樂!蔽覀兒寥憧囵B大的孩子對我們是如此的排斥與冷漠!龍應臺在經歷父親的去世時,是個雨天。她沒有想到可以站的那么近,距離火葬場爐門也不過五米。雨絲被風吹斜,飄進長廊里。她撩開雨失了前額的頭發,深深,深深地凝望,希望記得這最后一次的目送。他們父女的這一別,只有在下輩子才能再續前緣了。這又讓我想到我的父輩們,我現在所經歷的目送,都是很簡單的凝望。雖然摻雜著不舍和無奈,至少我們都知道歸期,至少我們可以聚首,至少這都不是最后一次的目送。其實這也算是一種幸福吧。
龍應臺的文字,「橫眉冷對千夫指」時,寒氣逼人,如刀光劍影!父┦赘蕿槿孀优!箷r,卻溫柔婉轉彷佛微風吹過麥田。從純真喜悅的《孩子你慢慢來》到坦率得近乎「痛楚」的《親愛的安德烈》,龍應臺的寫作境界逐漸轉往人生的深沉。 《目送》的七十四篇散文,寫父親的逝、母親的老、兒子的離、朋友的牽掛、兄弟的攜手共行,寫失敗和脆弱、失落和放手,寫纏綿不舍和絕然的虛無。她寫盡了幽微,如燭光冷照山壁。
書中寫的是家族情感,寫父親的逝,母親的老,孩子的成長等等等等,這些年生活在宜昌這些保守且有些老成的內陸城市,由于工作性質,接觸的常常是中年人和老年人,學生時代的同學朋友或遠在他鄉或結婚成家,漸漸失去聯系,我與青春時代的聯系溝通逐一消失殆盡。終日蝸居在自己一隅天地,也開始重新審視思考與父母親友的關系,曾經一度忽略的家族情感如今成為我重新認取,且當做一門新功課去研究、解讀。過往的時代遠矣,眼前的親倫之情也終將有盡時。不敢思量自己是否有能力承受躲避不過的一步。所以,一直想讀《目送》,想知道,一位心智敏銳又不乏細膩的女作家是如何面對人生的這一關口。